中國黃金疑似再進地產 央企退出成一紙空文
【長沙樓市12月開盤預告】
一則國內黃金行業龍頭老大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下稱"中國黃金")欲涉足地方新城鎮化建設的消息,引發瞭業界對其是否重新涉足地產開發的關註。
10月22日,中國黃金旗下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建設有限公司 (下稱"中金建設") 與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推進臨車貸高雄燕巢車貸車貸屏東里港車貸潼新區城鎮化建設展開合作,涉及金額約22億元,其中包括2000餘畝土地一級開發項目。中國黃金是國資委公佈的78傢非地產主業央企之一。
11月21日,對於介入地方新城鎮化建設的一些考慮,中國黃金辦公室主任王繼勝在電話表示"對這方面不瞭解",然後匆匆掛斷瞭電話。
同一天,國資委內部人士向中國房地產報表態:國資委支持地產主業央企做大,非地產主業有序退出的政策並沒有發生變化。不過,該人士並沒有就中國黃金涉足地方新城鎮的建設行為置評。
"有打城鎮化建設的擦邊球之嫌,這樣的情況肯定不止中國黃金一傢。"一位以地產為主業的央企負責人指出,業界出現疑問,主要是因為政策監管上的不明朗,加上近幾年這一塊的關註度較低,便有一些央企或曲線涉足地產。"但涉足一級土地開發顯然不符合規定。"他直言。
涉2000畝一級土地開發
據臨潼區外宣辦提供的資料顯示,中金建設與臨潼區的此次合作,包含臨潼新區黃金大道及安置區建設、中金生活基地、三裡河公園及2000餘畝土地一級開發合作項目。
其中黃金大道和三裡河公園是之前就規劃好的,因地方財力有限,導致項目進展緩慢。因為中國黃金在當地已有一個重鋼生產項目,所以促成瞭此次合作。對於具體的合作方式和內容,雙方尚未進一步對外公佈。
在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首頁,政府要聞位置,掛著雙方合作簽約的照片。
在中國黃金官網首頁,也可以看到關於此次合作的消息。
從照片可以看到,雙方對於此次合作的重視。中國黃金派出瞭副總經理宋鑫,中金建設董事長楊奇,集團總經理助理、中金建設總經理賀雲,集團總工程師、陜西公司經理張耐林。臨潼區區長劉三民作為政府方簽約代表,中國黃金副總經理、中十冶集團董事長程法傑作為企業方簽約代表。西安市副市長黃海清以及臨潼區委書記龐阿平、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金月梅、區政協主席吳昌育等市、區級領導現場鑒簽。
宋鑫在現場指出,黃金大道改擴建、渭北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及臨潼新區城鎮化建設等項目是中金建設與臨潼區即將合作的重點項目,中國黃金對此將予以大力支持。
中金建設董事長楊奇在活動現場稱:"中國黃金持續加大瞭陜西區域的發展和投資力度,努力打造中央企業與地方政府對接雙贏的新模式,共同提升央企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新高度。"
"新城鎮化建設是政府支持方向,也是現在關註熱點,中國黃金算是打擦邊球。"上述央企負責人指出,本來對非地產主業央企從事房地產開發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有瞭新城鎮化建設這頂中央支持的帽子,將會導致未來更大的監管難題。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地方政府對有央企到地方投資是奉若上賓,當地政府希望發展本地經濟,有人願意投資,何樂而不為。
國資委內部人士則強調,"政策並沒有發生變化,希望非地產主業央企有序退出。"
或涉地產開發
值得關註的是,從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獲悉的央企上報國資委的地產資料來看,中國黃金屬於78傢退出名單之列。在2008年,中國黃金共向國資委上報瞭2傢從事地產企業。
其中,一傢是名為海南(樓盤)盛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位於海南省三亞(樓盤)市,總資產0.9億元;另一傢是三河金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位於北京(樓盤)東燕郊開發區黃金在街,總資產1.3億元。
從整體數據來看,已上繳的78傢非地產主業央企旗下共有房地產子公司227傢,約占央企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產公司數量的60%,資產總額占比15%,銷售收入和利潤占比為15%和7%。中國黃金的地產資產規模並不顯眼。中國黃金官網公佈的成員企業名單顯示,上述企業已不在其下屬子公司名單之列。
在2010年3月,在頻現央企搶地王之後,國資委發出非主業央企"退地令",當時房貸雲林二崙房貸中遠集團、中國航天、中石化、中石油、兵工集團等央企掛牌轉讓近20傢地產子公司的股權。
按照國資委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表述:除16傢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外,還有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正在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產業務。
在2011年初,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信息顯示,中國黃金及旗下企業擬轉讓其持有的中金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掛牌價格為1億元。
從這點上看,中國黃金在當年是有退出行動的,隻是關於退出的聲音在大環境中越來越弱。中金建設在"十二五"期間鎖定的五大板塊中,"置業開發"作為其中板塊之一,赫然在列。
中國黃金未就"置業開發"做更詳細解釋,這或許給其為何參與新城鎮化建設作瞭註腳。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在央企剝離房地產資產的過程中,操之過急會使國有資產流失,若硬是在央企之間"拉郎配",則舊的矛盾消除後,新的矛盾又將產生。
此外,楊紅旭進一步分析指出,部分央企擁有大量的土地,不讓它們自己開發,別人也休想從中漁利,容易造成土地浪費;尤其是部分市區黃金地段的舊廠房、倉庫,已無生產功能,但地皮為企業所有,政府無權收回土地使用權,任其閑置又涉及企業改制的難題。
"央企退出的確有難度,涉及復雜的股權問題。"上述地產央企人士認為。
或許正是因為退出的難度大,國資委並未嚴格限定退出時間。從內部來看,地產是很多非地產主業央企利潤貢獻較高的一塊,"上面本身查得不嚴,企業出於利益考慮,也不願意退。"該人士續稱。
"要不就調整政策,要不就明確監管。"一位法律人士建議。
原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對媒體表示,非主營房地產央企退出房地產的目標不會變,但還要有段時間。
對於這塊,國資委並沒有出臺新的規定。或許正是這樣的模糊狀態,導致瞭部分非地產央企試探性"卷土重來"。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3-12-02/09043769494.shtml
留言列表